Sent: Tuesday, January 24, 2006 8:06 PM
To: bobby@asialife.com.tw
Subject: 謝謝你喔~ ^^ 我想在問個問題~ ^^"
請問一下什麼是「體態的弧形跳躍」~ ^^"
呵呵~
好像很多人都說 Bobby 上傳的樂譜有些難,
但很多曲子真的是好聽得不得了,
所以胃口大的 Bobby 總希望可以把所有最好聽的曲子練熟,
而實際上,在下上傳的樂譜中,有90%左右都已經練熟了。
其實在任何一本講演奏學的書籍根本沒有提到「體態的弧形跳躍」這樣的名詞…就當作是在下胡說八道

因為網站的原意在鼓勵大家學習,
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彈琴姿勢,
所以並不強迫任何人去刻意改變自己已經習慣的姿勢,
由於網友的熱情回應, Bobby 簡短敘述如下:
「體態的弧形跳躍」意指某些程度較好的人刻意降低曲目難度,
然後,理所當然地可以粉「輕鬆」地彈琴,
由於輕鬆過頭了,常常為了表現出很陶醉的樣子,身體跟雙手就這麼晃呀晃的,
也許是真的陶醉,但大部分的時候其實是為了創造出更好的視覺效果而裝出來的
當然,適當的演奏體態加上身著長到拖地的流線型紅色薄紗,的確能讓人賞心悅目(例如:某某樂坊之類的…)
但想當然爾,對演奏者本身根本卻難以集中最大的注意力專心視譜(除非背譜)
所以將會明顯花上更久的時間才能把新曲子練熟。
試著用小指彈低8度的Do,然後再用小指彈高8度的Do,
你就會發現整個手掌在空間中走的是「弧線」,
這道弧線很美,但也很不穩定,
弧線的另一端(手掌隨即降落~)因為高度問題,
導致難以利用其他指頭去觸碰黑鍵來準確且迅速地摸出下一個要彈的琴鍵,
也因此你只能乖乖地將視線移開琴譜,稍稍瞄一下琴鍵位置,
然後再將視線立刻移回樂譜上尋找下一個音,因此,
「就是這麼一瞄」,花同樣的時間練琴,你的眼睛將會比擅於「水平移動」且只把視線放在琴譜上的Bobby更容易勞累。
這也正是為何 Bobby 總能夠在花上同樣短暫的下班閒暇時間而練熟更多好聽的(midi 亂亂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