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貓爪功只是一個名詞,那是因為 Bobby 曾經替貓修過指甲而取的名字。其實最早的源由是來自 Bobby 欣賞許多大師級的鋼琴演奏會之後得到的心得。因為你一定會發現大師彈奏複雜曲子的時候,手指手掌間宛如沒出什麼力量,卻能夠粉輕鬆自如地滑過琴面,然後清晰地彈出非常複雜的音樂,尤其連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都彈得氣喘如牛的曲子,九十歲的大師居然彈得輕鬆自如,其實這就是觸鍵方式大不相同。
既使是音樂本科的學生彈琴,大部分的人也只能善用最接近手掌的指關節,因此手指的姿勢是由上而下「壓」琴;而除非接受過更嚴格且正確的彎指訓練後,才能夠靈活運用五個指頭的全關節,那時候才能說是「彈」琴。
你可以試著捲曲手指,用「指面」彈琴,那時候你就會發現除了有指甲的「噪音」之外,每當你「壓」下一個琴鍵,就會隨著多出一種不大一樣的感覺,那就是一種「彈」力。
總之不論是「貓爪」或「虎爪」的學問非同小可,也不是 Bobby 能夠細說明白的,在無師自通的情況下只能夠慢慢體會啦。當然,這只是一個起步,即使已經彈琴 25 年的 Bobby 平常也不挑太複雜的曲子練習,彈琴時配合「貓爪(獵物指法)」與「氣功(太極指法、太極手腕手臂運氣法)」的反作用力觸鍵方式細心彈奏每一個音,不僅可以養身、調養心性,還能夠彈出完全與眾不同的琴音,那可是連自己都會不知不覺感動的音樂喔~

另外,回音踏板的學問也是粉大,絕非那麼簡單,還有待各位努力學琴的人去慢慢體會的喔~

預祝大家「練指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