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曉得最近大家有沒有發現小V網站上的音樂變得不太一樣,明明是李斯特的鐘,怎麼會出現李克勤的歌聲?沒錯,這就是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結合之下所產下的音樂寶寶,編曲者巧妙的運用曲子本身的特質,加上創意,於是創造出〝我不會唱歌〞這首歌曲,不得不佩服編曲著巧思十足。
我不會唱歌廣東版
我不會唱歌國語版
鐘
-------------------------------------------------------------------------------------------------------------------------------------------------------------------------------------------
那除了〝我不會唱歌〞這首歌之外,還有沒有其他這類的歌曲呢?當然是有,
例如:I like Chopin,其實這首歌曲在1983年由義大利歌手Gazebo演唱,但原始版本並沒有古典的部份,究竟是哪個版本加進了這個元素呢?答案是理察克萊德曼這個版本,在曲子的前頭和後頭加上了蕭邦升c小調夜曲。
原版下載
鋼琴板下載1
鋼琴板下載2
-------------------------------------------------------------------------------------------------------------------------------------------------------------------------------------------
例如:楊丞琳的慶祝〈最先改編版是韓國七公主所演唱〉,便是利用Elgar愛的禮讚加做變化,加在副歌的地方,並且將曲子速度加快,讓原本浪漫的曲風增添了青春氣息。
慶祝
愛的禮讚
--------------------------------------------------------------------------------------------------------------------------------------------------------------------------------------------
例如:梁靜茹的暖暖,利用的是舒伯特的鱒魚,分別加在前奏、尾奏的地方,尤其是MV的部份,請一群小朋友到火車站用樂隊的方式詮釋鱒魚,好像一尾一尾的鱒魚正在踏步前進,接著又變成風琴彈奏,哈~~~鱒魚的變化可還真大呀~!
暖暖
鱒魚
--------------------------------------------------------------------------------------------------------------------------------------------------------------------------------------------
例如:伍思凱的這邊那邊,只有引用小小的一段卡農,加在間奏的地方,如此畫龍點睛的作法,讓曲子霎時加分不少。
這邊那邊
卡農
--------------------------------------------------------------------------------------------------------------------------------------------------------------------------------------------
說到這哩,其實發現到,混血兒歌曲其實還真是不少,讓一些只聽流行歌曲的人在無形中接觸到古典音樂,尤其是〝我不會唱歌〞這首歌其實是很特別的作法,將鐘這首曲子變成伴奏,大家耳熟能詳的部份當然還是保存著,而副歌的部份快速的十六分音符,將那遺憾發揮到極限,為什麼我這麼認真的學唱歌你就是不聽呢?也因為曲子編得特別,讓小V好想要彈鐘,不知何年何月可以達成。而理察版的〝I like Chopin〞前奏和尾奏的c小調夜曲將原曲的陽剛感降低,老實說那太電子的聲音聽久了還真是不舒服,還是鋼琴版好聽。說了這麼多,當然啦!小V只是介紹個幾首,如果有人發現還有哪些歌曲也是流行加上古典,也歡迎告訴大家喔!
鋼琴版好聽。說了這麼多,當然啦!小V只是介紹個幾首,如果有人發現還有哪些歌曲也是流行加上古典,也歡迎告訴大家喔!